top of page

中国文化名篇导读(三):读吴森先生《情与中国文化》SHAROONG 工作室

下文轉載自「SHAROONG 工作室」,

中国文化名篇导读(三):

读吴森先生《情与中国文化》

前言

中国文化是“情”的文化。

把“情”翻译为西方语文,困难也许和“仁”相似。英文中,找不到一个可以和“情”字对译的词语;“passions”, “emotions”, “feelings”, “affection”, “love”等,都只是“情”之一貌;大概和“仁”(ren)一样,要翻译成“qing”才能尽其全貌。这反映了“情”在中国文化中的独有性和原创性。

“情”是人对外界人事物的刺激所引起的情绪反应。它和英文的“passions”相似。人受到外界刺激后,会产生喜、怒、哀、乐等不同的情绪,它和人的好、恶、得、失是分不开的。

“情”又指人天赋的与生俱来的“爱”和“被爱”的感情。它和英文的“love”相似。它包括了父母子女的情,丈夫妻子的情,兄弟朋友的情;人对动物、对自然、对一切有生命无生命宇宙万物的情。它是自然而然,很warm,很tender的一种情。

最高层次的“情”,是人自觉地负起责任担荷的那一种“情”。我对父母有情,于是我自觉地负起对父母的责任;我对妻儿有情,于是我自觉地负起对妻儿的责任;我对自然对生命有情,于是我自觉地负起对自然对生命的责任。这种情有自觉、有担荷,是人情中尤为可贵的。

几千年来渗透在中国哲学文学艺术中的,全是一个“情”字。中国圣贤念兹在兹的,无非都是人的情感教育,而这种教育,始于人的天赋情感体悟而终于人自觉的责任担荷。

现代社会日新月异,千变万化的商品在牵动并操纵人的情绪反应,人未必能够顺应自己的性情,去经历真正的喜怒哀乐。加上人的流动性强,环境变化快,人与人关系快速变化,还没来得及把情感植根,环境变了,对象也更换了──人难以全情投入地去爱和被爱。

现代人都面对着离异的危机:今日我爱你,我对你有情;他日我不再爱你,我就会对你无情了。人对自己对别人都同样不放心,不肯过早投入由有责任担荷的情。

究竟,人要怎样做,才能“顺性”地去经历真正的喜怒哀乐;才能“尽情”地去爱和被爱;才能“放心”地去负起有责任担荷的情?

至此,我们得深入地思考以下问题:

1今日社会在资讯和商业结合下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。人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,以适应社会变化,有时难免出现情绪混乱、失控的现象。中国文化中的“情”,可以怎样舒缓这种暂时性的精神失调呢?

2人事的不断更替,使人难以固定用情的对象;人与人的关系短暂,使人难以全情投入地去爱和被爱;在离异的危机下,人又不放心过早投入有责任担荷的情。中国文化中的“情”,又可以怎样修补这些感情无据的精神空虚呢?

这些都是研习的时候,必须用心的。

读吴森先生《情与中国文化》,要握紧以下重点:

  • 中国文化,是“情”的文化。几千年来,中国哲学文学艺术表达的,都是一个“情”字;

  • 中国儒家重视人的情感教育,教人发而中节、扩而充之,并自觉地负起责任担荷;

  • 中国文化中的“情”,是今日世界人类精神病的良药。

第一节 儒家对“情”及“情感教育”的重视

一、儒家对“情”的重视

人生而有“情”于中,与外物相交感而生出喜怒哀乐。人的天性各异,有所感而生的“情”与及表达“情”的方式也各有不同。人的喜好有别,选择用情的对象以及用情的深浅也不一而定。

无论怎样,人有“情”是上天的一种绝大的恩赐。它使我们能够对人世间的真、善、美觉得感动,以至通过人类的一切力量对它展开追求。一切伟大的艺术,都在向我们展现人类丰富的感情,以及对真、善、美的追求。一切改善社会的力量,都源于人的这种感情。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,是鉴于人类对自己固有尊严的捍卫、对世界自由、正义、和平的向往,对无视人权、侮辱人性尊严的野蛮暴行的愤怒憎恶──那是对人类自觉地负起责任担荷的“情”,而唤起全人类对它展开追求。鲁迅杂文匕首投枪,但他的短篇小说却对低下阶层的小人物充满同情,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;但他从不肯呵责,并努力反思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他们可以尽的责任。他的小说写出了他对旧社会人那些冷漠无情、麻木不仁的憎恶,对受尽压迫只懂得逆来顺受的小人物的怜悯与同情。这一切源于鲁迅对低下阶层的小人物有最高层次的''情",并自觉地作出责任担荷。

“情”是与生俱来的,但未必每个人都懂得运用这种天赋真正地去爱去憎去哭去笑,也有些人是不懂得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感情,而有些人则连找出用情对象都感到困难。滥于用情,怯于用情,被情所困,为情所伤等等,都是人不懂得正确地去用情的结果;多少统治者伤害了人民的感情,儿女伤害了父母的感情,朋友互相伤害了对方的感情……都是由于他们错误地了解自己的感情、没有尊重对方的感情,以及用了错误的方式去表达双方的感情。

儒家洞悉人“情”的可贵,以及“用情”的难题,于是努力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,贬责“不近人情”和“无情”,教人用情的时候,要“发乎情,止乎礼”;教人先从父母开始,巩固用情的对象,训练表达感情的应有方式;再扩充至兄弟、朋友、爱人,以及其他一切人、事、物。无论孝、慈、友、恭、忠、信、和、顺,通通都建立在尊重对方的感情上面。当我们看到社会上那些把自己感情无限量膨胀、置别人感情于不顾,或以错误方式去表达感情而导致畸形、不幸的事件;回头再看儒家所珍惜的真正人“情”,以及哪一套相应的“情感教育”,我们就知道人类的真正幸福,在于人能正确的去用“情”。对于“合乎礼义、发而中节”,也就不觉得它的迂和旧,也不会错误地以为儒家教育是要“压抑中国人的感情,把全中国人都变成无感情,或者至少怯于表达自己感情的民族”了。

重点回读:儒家怎样重视人“情”的建立呢?在表达感情和用情的对象方面,儒家有什么教诲呢?儒家重视人“情”,它努力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,贬责“不敬人情”和“无情”。在表达感情方面,儒家教人要“发乎情,止乎礼”,要人的感情“发而中节”,并尊重对方的感情。在用情的对象上,儒家教人先从父母开始,在扩充至兄弟朋友爱人以及其他一切人、事、物。

二、儒家对“情感教育”的重视

人是人的最高道德境界,也是各种德性修养至最完美的精神境界。儒家除了从外在的“礼的教育”,去教人达致“仁”的修为(例如颜渊问仁,孔子答以“克己复礼为仁”)之外,也通过内在的“情感教育”,去培养人的“仁”心。

不近人情、薄情、无情、绝情,都违反了人的本性,大大伤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以及仁心的扩充功夫。

以下为大家导读吴森先生在篇中提到的几个“无情”例子:

1宰我三年之丧,期已久矣

“宰我问:‘三年之丧,期已久矣!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。旧谷既没,新谷既升,钻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’ 子曰:‘食夫稻,衣夫锦,于女安乎?’

曰:‘安’。

‘女安!则为之!夫君子之居丧,食旨不甘,闻乐不乐,居处不安,故不为也。今女安,则为之!’

宰我出。子曰:‘予之不仁也!子生三年,然后免于父母之怀。夫三年之丧,天下之通丧也。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?’”──《论语·阳货》

宰我的着重点,在于君子(指统治阶层而言)有以礼乐教化天下的责任。春秋社会变动步伐很大,“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。”天道循环而向前,春夏秋冬亦以一年为周期,所以主张改以一年为丧期,以免禮衰樂弛。

孔子的着重点,则在于人情。“子生三年,然后免于父母之怀”。父母在子女出生后,最少投入三年的时间精神,全情照顾关怀,提携捧负,才得子女初步成长;而宰我却没有报答父母三年怀抱的恩德,觉得三年时间太长。孔子问宰我“食夫稻,衣夫锦,于女安乎?”?宰我马上回答“安”,丝毫没有考虑到思念哀伤之情,这才生气骂他“不仁”。

这里得要补充说明一下,孔子所处春秋时代,君子“守父母丧”、“出仕”两者不可得兼(不同于今日我们怀念父母的恩德和在社会工作是可以得兼的)。于理,宰我提出修改丧期以免礼衰乐弛,也是面对现实而情非得已;可是于情,一个“安”字就反映了他对父母的无情了。如果当时而宰我答以“未尝安也”,那么,孔子也许会与之同声嗟叹。

话说回来,如果人们对父母的情,降到“情”的最低层次──刺激反应式的情(他爱父母是因为父母爱他;一旦父母不能再爱他,他就找不到任何理由去为父母感到伤痛思念),他会觉得眼前有更多重要的事,无暇为死去的人浪费时间精神──当然还有感情。一旦这种危险的想法得到“扩而充之”,人类就会自绝于过去、将来,继而自绝于眼前见不到的人事物,终以率兽食人。

无论如何,宰我解决问题的思路确实走偏了,反不如曾子“慎终追远,使民德归厚”──这才是君子作为统治阶层者的责任。

2不葬其亲,委之于壑

“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。其亲死,则举而委之于壑。他日过之,狐狸食之,蝇蚋姑嘬之。其颡有泚,睨而不视。夫泚也,非为人泚,中心达于面目。盖归反蘽梩而掩之,掩之诚是也。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,亦必有道矣。”──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

上古时候的这一个人,从没有认识到潜藏在自己心里的一份天赋感情,以为父母都死了,随便一骨碌把他们掉到山壑里也无不可。谁知再经过弃尸地点,看见父母尸体被野兽撕食、蛆虫吸吮,才触动他久经潜藏的一份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“人情”,把父母妥为安葬。孟子引述的这个人,对自己真正的感情一无所知,更加谈不上培养和扩充,他虽有天赋的恻隐之心,却不自觉,以至未能尽人子情份。

儒家看重的丧葬仪式,在“情”的第一层次来说,是厌恶看到死者尸体被野兽撕食,被蛆虫吸吮。在“情”的第二层次来说,是出于子女对父母的一种虽死犹生的深厚感情。在“情”的第三层次来说,是人自觉的负起人子的责任,对父母生养死葬,对给予我生命来源的祖先慎终追远,这些都源于人能够对自己真正的“情”有所认知。

3父亲攘羊而子证之

“叶公语孔子曰:吾党有直躬者,其父攘羊,而子证之。孔子曰:吾党之直者,异于是,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。”──《论语.子路第十三》

父亲取得一只自来的羊(“攘”根据《康熙字典》的解释是“自来而取之’的意思),大概是宰了来吃吧,当儿子的竟没有考虑其他处理方法(例如和父亲讨论怎样处理问题,一起寻找失主商讨赔等),反把他的过失公诸于世,极力顶证他。在这个儿子的眼中,顶证父亲而得到的正直称誉,比父亲一生人的前途、名誉和以后要面对的压力更为重要。

这个儿子对父亲有情吗?这种顶证的表现方式适合吗?孔子谴责这个儿子太“不近人情”。因“一时贪念”而犯的错误,人谁无之呢?当儿子的其实可以有很多种方法让父亲纠正错误作出补救,无须选择顶证方式。我们小时候犯的种种过失,那一样不是经过父母师长循循善诱?他们可有动辄把我们拉上警局告上法庭吗?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上所犯的过失,不也是经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,事事包容宽大处理的吗?他们绝不忍心为了一己正直的名声,把我们一时的过失公诸于世,或者向执法机关告发,亲手毁去我们的前途。要民德归厚,彼此互相爱护,还是要有这种宽厚的人“情”。

子女对父母有情,就不会做出伤害父母的行为;父母对子女有情,就不会做出伤害子女的行为;人间有情,就不会做出互相伤害的行为。相反,彼此会关怀顾念,小心顾存犯错一方的面子,俾其机会改过迁善。儒家就是这样透过情感教育,去维持人的道德水平。在中东一些国家,被捉到的小偷会被斩手,但在当地的中国人决不忍心报警拉人,因偷去几粒糖果几个罐头而使孩子终身残废,试问于心何忍呢?

“情”的反义词不是“理”,而是“无情”。“情”不是”理”的敌人,“无情”才是“情”的敌人。儒家的“情”重视“情理兼备”,“合情合理”。有“理”支持的“情”,才不会陷“情”于“愚”。举凡愚孝、愚忠、溺爱、盲目的爱,不晓变通的礼法……等,都不是儒家要培养的真正的情。

怎样的“情”才是合理的“情”呢?从横面来看,就是“合乎礼义,发而中节”,以合适的、正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孝悌忠信……等各种感情。从纵面来看,是“情”心恒久不变,而“情”表达形式却能与时俱进的人“情”。

重点回读:为什么儒家重视人的情感教育?怎样的情才是合理的情呢?儒家重视人的情感教育,因为儒家是通过它来培养人的人心,通过它来维持人的道德水平。儒家五种伦理关系,亦以“情”来维系。合理的“情”是能够以合适的、正确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情,也就是“发而中节”的情;“合理的情”,也是在“情”心恒久不变下,“情”的表达形式能够变通的人“情”。

 

第二节 “情”的政治功用及其扩充

一、“情”的政治功用

“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:‘如杀无道以就有道,何如?’孔子对曰:‘子为政,焉用杀。子欲善而民善矣。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;草上之风必偃。’”《论语.颜渊》

严刑峻法,在乱世可以收即时的阻吓之效,使社会秩序不至于排山倒海般一下崩溃。可是旷日持久,民怨必深,人民百姓动辄得咎,终日惶惶恐恐,社会必不健康,缺乏乐观前进的力量。如果严刑峻法落在残暴不仁的统治者手上,人民生命必如草芥,为求在峻法下生存,人民互相提防猜疑,揭发举报,甚至诬害别人以求自保,民族性必渐趋乖诈暴戾。

要民德归厚,人民乐观前进,肯为他人谋幸福,必先得统治者对人民有情,肯以仁心仁行,全力为人民谋幸福;再教以孝悌忠信,使人民彼此之间存在一份爱与被爱的感情,乐于见到自己的安乐与别人的幸福。

要人民懂得爱人,必先让他们感到被爱。以情治国,可以让人民感受到来自统治者的关怀爱护,人民亦必乐意以关爱相赠他人。偶有纠纷,也能自觉地互以对方为重,以寬待人、以礼相让。

今日社会法律至为重要,它使人民知道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可以做。遇有纠纷,法律可以作出仲裁;遇有违反法纪,法律可以作出审判;对于未有违反法纪的,法律亦有刑示阻吓作用。社会能否正常运作,人民生命财产有否保障,视乎社会有否完善的法制支持。这已无异议。

然而,今日社会法律以外,尤需人情。很多社会不合理的事情,都在法律管制之外。比如法律没有控告子女辱骂顶撞父母的条文,但一个对父母有情的子女,绝对不会这样做。即使在法律管制之下,如果找不到犯罪证据,法律亦莫奈之何;即使有证据被控方成功提出起诉,辩方如不自觉承认错误,也将聘律师以证据不足或钻营法律漏洞,巧挖心思以求胜诉,控方亦无必胜把握。

预防之道,在使人民有情。对社会有情,自觉地负起社会责任。自己固然奉公守法,对不法行为有一种憎恶情绪,社会罪案自然感少;继而以爱社会之心,负起保护社会之责,见到不法行为,亦懂与法律充分合作,制裁触犯法纪的人。

重点回读:为什么儒家认为“情”比“严刑峻法”,更能把国家治理得好呢?以情治国,可以使人民感受到来自政府的关怀爱护,可以教育人民使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份爱与被爱的感情,并乐于见到自己的安乐与别人的幸福。如此社会才有一种乐观前进的健康力量。以严刑峻法治国,人民终日惶恐,怕动辄得咎,为求在严刑峻法下生存,必互相提防揭发举报,或诬害别人以求自保。如此,民族性,必渐趋暴戾乖诈,社会也缺乏乐观前进的健康力量。

二、“情”的扩充

1对天下人有情

前言提到,人类最可贵的“情”,是一种自觉地负起责任担荷的情。试看中西方下面三个例子:

l 基督放弃天上的荣耀幸福,转生为人去经历肉身的苦难,自觉地担起人类的罪恶;

l 佛祖放弃净饭王子的荣华富贵,去参透人的生老病死,自觉地担起普度众生脱离苦海的重责;

l 孔子以人非鸟兽,不忍心效法长沮、桀溺跑到深山去隐居,置苍生百姓于不顾;反而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,努力宣扬“仁”教,希望把纷乱的世道纳入正轨,力挽狂澜于既倒。

基督、佛祖、孔子,都把感情中最可贵的一面发挥到极致。

这种心是天下人共有的,只是中国文化特别强调而已。史怀哲医生,放弃舒适的生活,跑到非洲落后的地区为土著治病,自觉地担起对土著的责任;“原子弹之父”钱学森,放弃美国崇高的专业地位,跑回战后破落的中国工作,自觉地负起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的责任;德兰修女终其一生,即使自己已届高龄,仍然不辞跋涉,在世界各个穷困落后、战火蹂躏的地方,自觉地担起照顾穷病孤寡和垂死临终者的责任;杜甫潦倒穷困,仍然想到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,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”,在逆境中仍保持把苦难宁愿作一已担荷的自觉。

这种自觉地负起责任担荷的“情”,并不是伟大人物才有的,你和我和他都拥有,只是看我们有没有把它扩而充之罢了。但愿今后人无分地域,国无分彊界,都能彼此以“情”相代,无需再在战争罪恶的阴影下生活,那么人类的世界将是何等美丽,何等幸福!

重点回读:吴森认为诗杜甫的情,和释迦牟尼、基督的情,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?吴森认为,他们的情都有担荷人类罪恶之意。杜甫描述人的苦痛是真纯的恻隐之心的流露,自觉地希望能够把人的痛苦担荷过来,积极替他们承受,好让他们得到幸福,这是人“情”的极至表现。

2重视夫妻之情

杜甫“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”;潘岳“望庐思其人,入室想所历”;元稹“惟将终夜长开眼,报答平生未展眉”;苏轼“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”;陆游“此身行作稽山土,犹吊遗踪一惘然”;煤矿工人“我每天晚上拿它当枕头睡,我也没有生病”──他们都是天下有情人,丈夫对妻子用情之深,已超越时空生死。

儒家重视夫妻情分,以维持家庭的稳定性,和健康的前进力量。夫妻之“情”已经由“一见钟情”式的情绪反应,进至双方长期的“爱”和“被爱”的感情,并且关怀顾念,互相尊重,各自负起他们应尽的责任。充满爱和责任感的家庭,才是幸福温暖的家庭。在这个家庭中长大的子女,必以其父母为榜样,如此孝、悌、忠、信等教育工作,才得以开展,家庭才能成为子女乐于用情、学习用情的地方。

今日青少年问题,多源自破碎家庭;而今日家庭问题,多由自夫妻感情的破裂。

父母是子女用“情”的第一个对象。如果子女今天向这个人叫爸爸,明天他却要叫另一个陌生人做新爸爸,子女对人的感情就难以培养起来。

家庭是子女学习用情的地方,如果星期一至五,他要在一个“家”生活;星期六日,他却要收拾衣服功课玩具,到另一个“家”去居住,子女对“家”就没有归属感。父母离异,互相指责对方不肯付出更多感情,负起更多责任,子女看在眼里,他日亦不敢过早投入有责任的情。

社会稳定前进的力量来自家庭,家庭健康幸福的力量来自夫妻感情。只有夫妻互相以对方为重,情长意重,家庭社会,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得到幸福。万一夫妻最终选择离异,亦应以“人情”相待,互相尊重,自觉地负起各自应尽的责任,把对子女的伤害减至最低。

重点回读:夫妻之情是属于一种怎样的情呢?为什么儒家很重视夫妻情分?夫妻之情,是一种由双方一见钟情式的情绪反应,进展至双方长期的爱和被爱的感情。他们互相关怀尊重,并各自负起应尽的责任,這是一种最高层次的情。儒家重视夫妻情分,因为他们是家庭建构幸福的力量。通过他们,子女对人的感情,才能得到培养,对家才有归属感,而孝悌忠信等道德教育的工作才能开展。

3对古人有情

陶渊明咏荆轲“其人虽已歿,千载有余情”;杜甫咏诸葛亮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;杜甫咏王昭君“千载琵琶作胡语,分明怨恨曲中论”──

他们都是天下有情人。他们的用“情”对象,已经扩充至古人,也已经超越了时空生死。

儒家重视对古人的“情”,因为古人的“情”,可以陶铸民族性情。这些夙昔的典型,为民族树立了具体的“用情”模范。对古人的“情”,最初是一种情绪上的感动共鸣,是“天下有情人同声一哭”的那一种感情;继而“读其书,想见其为人”,对古人产生追慕思念之情;最终受古人“情”的熏陶,自觉的觉得有承继古人的“情”的责任。

“哲人日已远,典型在夙昔,风檐展书读,古道照颜色。”文天祥被元兵掳后,在狱中作《正气歌》,一口气列举了十二位正气凛然的历史英雄人物,作为自己的榜样;最终以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,惟其义尽,所以仁至。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?而今而后,庶几无愧。”负起了对国家最后的责任,从容就义。文天祥对古人的“情”,抚平了他死前汹涌澎湃心情,安顿了他人生最后一程:照见了古人“义尽仁至”,愿尽最后的生命继其志,续其声。(文天祥生死之抉择自有其时代背景的局限。唯盼今日国与国、种族与种族之间彼此有情,互相尊重,互相包容;通过对话和交流,共同寻找、欣赏和建立人世间的真善美。)

看到今日有些青少年疯狂的把自己的“情”系于偶像身上的,以为偶像的喜怒哀乐就是自己的喜怒哀乐。他们参与偶像的活动时,不断的被刺激作出情绪反应,继而对偶像追慕思念,终日脑海里,莫非都是偶像的音容笑貌。可是他们可有反思这些偶像对自己的性情可有什么陶铸之功呢?如果青少年也能把情用在古今中外的楷模身上,细细感受他们的情愫,体会他们用情的伟大,以致有一天立志以继其声,那么青少年的性情又该得到多少的熏陶呢?

儒家的这种情,当然并不限于对古人的情。凡是能用情而得其正,以显出人“情”的伟大者,亦是我们用情的对象。今日社会信息发达,对于“情”的传播,尤应负起积极的责任,使天下人能以“情”互相砥砺切磋,与古人同感,与天下有情人相通。

重点回读:儒家对古人的“情”是一种怎样的情?为什么儒家重视对古人的“情”?对古人的“情”,最初是一种情绪上的感动共鸣,进而追慕思念,并受古人“情”的熏陶,自觉地觉得有承继古人“情”的责任。儒家重视对古人的情,因为古人的“情”,可以陶铸民族性情,为民族树立具体用情的模范。

 

第三节 "情"的"Wonder"和"Concern"

一、对爱情的“Wonder”和“Concern”

中国《诗经》是二千多年前的作品,它对男女间情爱的歌颂刻画,至今仍然扣人心弦。

“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……”《硕人》

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,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……”《蒹葭》

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,纵我不往,子宁不嗣音……”《子衿》

“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……”《采葛》

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”《关睢》

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桃之夭夭,有蕡其实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室。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”《桃夭》

男女间的爱情,始于倾慕,相思萦念,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; 结为夫妇,则相敬如宾,以钟鼓琴瑟相娱; 组织家庭后,生儿育女,如桃夭一样开花结果,开枝散叶。

这一组爱情三部曲,是自然而健康的。

人和禽兽,都有饥饿觅食,交配生存的需求。这一种本能的情欲反应,是一种动物式的情欲宣泄,并不能视之为爱情。必得把它的层次提升,然后人的爱情始见异于禽兽性慾。

人的爱情是从追慕异性开始,互相吸引倾慕是人之常情,一见钟情是常有的。这一个阶段,结识的异性既多,好奇探新也是有的。可是─

一个能够克己复礼的人,会懂得尊重自己的感情,同时也尊重对方的感情,努力使自己的感情,能够“发而中节”,以适当的,合乎礼仪的行为表现出来。

“众里寻他千百度”,一旦找到了真爱,双方都能以洁净的心灵,高尚的品格和对方交往,共同肩承未来的责任,以开展一段更高层次的关系。即使因了解而分开,双方也能坦然相对,发展为异性知己朋友的关系。

“情”是一种利器,在恋爱阶段的青年人,尤应对自己、对对方都有一种关怀顾念之情(即英文之Concern);如果因好奇探新(即英文之Wonder)而始乱终弃,最终将使自己感到迷惑,不能体会真正爱情的意义。

婚姻是标志着二人爱情的成熟,意味着二人将共同携手走过未来的日子。中国文化以婚姻是合二姓之好,把没有血缘的两个家族结合起来,进一步扩大人类团结的范围。夫妻的感情,关系着两个家族的团结。

即使单纯地从夫妻的角度来看,夫妻间能够互相关怀顾念珍惜,互以对方为重,他们的感情也就能够久而弥坚,也更能够尽“情”地去经历爱和被爱,更放心地去投入有责任担荷的“情”中。

如果一对夫妇当初的结合是纯粹对婚姻生活的一种Wonder,而缺乏Concern的责任担荷的准备,其关系亦难以长久。尤其光怪陆离的是互相交换配偶进行性行为,这种心态完全是一种Wonder的心态,他们并没有互相尊重对方感情。

“没有孩子的家庭,不算是一个完整的家庭”。孩子是夫妇的“爱情结晶品”。他是夫妇经深思熟虑,以无限关爱顾念珍惜之情,带到世界上来的。他们孕育他,教养他,让他延续他们的生命。

如果夫妇把Wonder的心态带到这方面来,就难免会先考虑自己的利益,再到孩子的利益;甚至牺牲孩子的利益,来维持自己的利益,而我们的下一代也就难以健康地成长。

如果男女间的爱情层次是上升的话,最终必能凭借关怀顾念珍惜之情,组织一个合理的家庭,并赋予这个家庭幸福的力量。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P.A.Sorokin在1948年《人性之再造》主张西方文化和社会须加以改造,而改造首先得要有一个合理的家庭作为社会的新起点;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1994年平安夜子夜弥撒呼吁世人重视家庭;而中国重视家庭已经是一种经历几千年的文化实践,希望我们能够加以珍惜。

重点回读:“Wonder”和“Concern”两种情,有何不同呢?它们分别属于哪一个层次的情?Wonder是一种好奇探新的情,是属于一种刺激反应式的情。见到新奇的事物,就有探究的欲望,满足了这种欲望后,也就不觉得新奇,而对它的情也就完了。它属于最低层次的情。Concern是一种关怀、顾念、珍惜的情,而它是属于自觉地负起责任担荷的情。这种情,久而弥坚,使人显出一种道德的担荷,它属于最高层次的情。

二、对自然万物的“Wonder”和“Concern”

在《唐君毅与青年谈中国文化》的导读中,我们曾经解释中国人对天地自然万物的感情:天赋予人及自然万物以生命,交托大地去孕育并使它们成长。看见万物欣欣向荣,就知道自然界自有生机。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大地赐给人类粮食,也让人生活在它的怀抱里面。人对天地有无限感谢和崇敬之情。

自从中国步入农耕社会之后,中国人对自然的接触直接而无阻碍。中国人感受到天地对人的恩情,于是敬天为父,依地为母,思量还以崇敬及感谢之情,并自觉地觉得有承继天地恩情的责任,把生命传扬开去。圣人赞天地之化育,一般百姓亦以生生甚为念,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,格外顾念珍惜,不肯轻易把它们萎折。

只要看见小草怎样由泥地里探出头来;树木怎样开花结籽;水怎样由云变成雨落到大地上再被蒸发到天空去;四季怎样周而复始;中国人就体会到万物自有它的生命、循环。这并不是一种迷信,而是一种实在的,有情的体验。科学家也倾向相信地球终有停止转动的一日,而人类再无情对破坏地球生态,地球寿命会加快“玩完”。

我们从自然取得粮食、取得物资、取得一切生活所需,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奴役自然、征服自然去为我们无穷的欲望作无止境的奉献。如果我们继续无情地破坏自然的生机,终有一日,自然将无法自行修补,人类再也不能得到大地的呵护养育。

补救之道,在培养人类对自然的“情”,使人类能欣赏自然,与自然和谐共处,从中领悟天道人性,并自觉地负起对自然应尽的责任。

重点回读: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呢?由此引出,那些对自然的行为?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Concern的。他们对自然有崇敬感谢之情,对自然有欣赏之意。由此引出他们对自然的关怀顾念和珍惜,自觉地负起对自然应尽的责任,爱护它,欣赏它,并与之和谐相处。

 

第四节情的感通:圆融无碍

中国的“情”和“良心”一样,似乎很难被全然了解。对有些人来说,爱情是很实在的,可以毫无凭借而感觉到的;对有些人来说,这是很抽象的,必须把它落实为具体的,可以把握的。

“实在、感到”、“具体、把握”,分别在于情的感通是否圆融无碍。

你对一个人动了感情,你觉得他是“实在”地存在的,你也真的“感到”这一份情。这是感通。如果必须把“实在”变成“具体”:你喜欢他的温柔细心?诚实可靠?仪表风度?知识素养?财富地位等等;再把“感到”变成可以“把握”的:你们有没有每天晚上通电话?定期见面?共同计划度过长周末假期?有一个联名的银行户口?……没有了这些可以把握的东西,似乎情也就好像有点不太实在。

虽然“具体、把握”,可以帮助你分析“实在、感到”的情究竟是真确的抑或是一种膨胀了的假象;可是,“实在、感到”,对于用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。如果以为“具体、把握”就是用情的全部的话,一旦这些具体可以把握的条件都消失了,他们的情也就结束了。试看看下面的个案:

美国一对中年夫妇,为保障退休后的生活,听从财政专家的意见,停止供养正在大学念书的两名子女。理由是:一、子女已经超过十八岁,根据法律,父母无须再为他们负责;二、他们念大学的生活生活费、学费、杂费太昂贵,省下来可以投资股票债券房地产;三、子女没有供养父母的法律责任,在他们身上的投资等如石沉大海。

中国一个七十岁的老人,儿子和媳妇移民美国后一个月,寄来一张单程机票,请他到纽约享晚年福。抵步后三天,儿子、媳妇恳求老人到唐人街餐馆当黑市工人,因为儿子要练英文先修班上大学,否则将来没有出人头地的一天;媳妇有了身孕,不便操劳。恳求了一个星期老父都不答应,儿媳拿出已经预定好的回程飞机票,把他送返广州去。

香港一对任职银行高职的模范夫妇,结婚十年,有一子一女,夫妇恩爱非常。为了九七问题,夫妇决定办理移民手续,先由太太带同子女到加拿大定居,丈夫继续留港工作,待太太正式成为公民后,才申请他入籍。不到一年,丈夫携同分居协议书,飞到加拿大,恳求她签字离婚。

中国一个大学生因父母无力供给他学费生活费,把父母告上法庭;一个大学毕业学生在家啃老七年,父母忍无可忍告上法庭颁令逐他出家门;一对离异夫妇谁也不肯带孩子到新家庭,把孩子丢到租房后来更停止支付生活费,被孩子告上法庭……

从“具体”,可“把握”的角度来看,上面的人的用情,是合情合理的。他们认为,既然用情的具体和把握的条件都消失了,继续用情无疑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。

从“实在”、可“感到”的角度来看,上面的人根本从未“实在”地“感受”到彼此的真情,也不曾在这上面努力过;一旦“具体”可“把握”的条件消失了,于是就停止再付出感情,甚至断绝人情。他们领略不到真正的“情”的滋味,更谈不上“情”的第三个层次──责任担荷了。

今日社会的人越来越倾向从“具体”的,可“把握”的角度去用“情”,以致真正的“情”容易被外部条件蒙蔽,不能直指内心的一份真“情”。吴森先生所说的那一种感通,是纯粹两颗“情”心的牵动,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,全然无蔽无阻,何等玲珑通透。

当然,只凭“实在、感到”去用情,有时也会陷情于“愚”。如何使“情”得到健康的发展,要看我们怎样把二者“节中调和”,互为表里了。

不但人与人的情须如此,人与自然的情也须如此,这里就须要举一反三,不再阐述了。

重点回读:吴森先生“感通”一词,是什么意思呢?它怎么样成就人类崇高的感情?“感通”一词的意思,是两颗心灵在完全不经外物的传递、蒙蔽下所产生的圆融无碍的交流,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,是最好的诠释。它使人类的情感交流,不受时间空间或者外在的条件束缚,直指两个互通的心灵,使人和人,人和自然的情感交流,得以顺着真性情,圆融无碍地进行。

 

第五节 中国的“情”是世界人类精神病的良药

相对于中国的集体主义,西方的个体主义日渐抬头。无论在教育、法律、人权、社会气候各方面,都在培养和保障人作为一个独立独特的个体,保障自己的权益免被无理的剥夺侵呑。人最先考虑和关心的就是自己:管好自己的事,做好属于自己的责任,争取自己的权利,享受自己的幸福;同时警惕自己不要无端关心别人,不要主动介入别人生活、帮助别人,否则就是侵犯私隐,没有尊重别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权利。

虽然个人主义可以成就自己使不妨碍他人或成为他人的包袱,而团队/社会里的成员各自做好自己,整个团队/社会就会变得好;可是,个人主义也使人倾向先从自己设想,再为别人设想;先成就自己,再成就别人。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相衡突,便据理力争而非以礼相让、以情相待。本来,发展自己是为了成就整个团队/社会;一旦忘记这个初心,发展下去,人与人之间就会明分我、他,而出现疏离。

当天赋的"情"在他内心发出呼唤的时候,他有可能遇到下面三个难题:

1他找不到用情的对象。亲如自己的父母,也会随时离开自己跟别人居住。就算他们不离婚,十八岁离家自立后,他们对于自己也就等于街外人一样──除了他们曾经生我养我之外。可是,这些都是过去式past tense了呀!其他一切和他有关系的人,也都有一日会成为过去式,在他们身上用情以乎不理智。

2他无法尽情的去经历爱和被爱。当他“实在”地、“感受’到双方的爱的时候,他和对方都立即反射式地问自己:“我究竟是否在具体的,把握着这一段情呢?”于是一连串的外在条件不断涌现,以致妨碍双方的感通,在用情的时候,难免几番困步。

3他不敢过早投入有责任担荷的情。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,所有的情最好不要伴随责任;真要负责任的话,这是责任,最好能够此时此地此刻,由双方公平摊分。如果不肯定对方会否均分责任的话,最明智的方法是停止付出感情。

无法感受到来自别人的爱,固然是一种悲哀,有情无所系也是一种痛苦。由此而产生出来的问题是个人感情上的空虚无据。

不但人与人的“情”如此,人与物,人与社会,人与自然,都一样会出现这个现象。一口好酒的感觉究竟是芳香醇厚抑或高人一等,我们要靠广告去告诉我们;社会发生什么事,我们要通过传播媒介去告诉我们;刚买了一部手机,不三个月它就out了。一切都像很疏离。

今日社会在信息和商业结合下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,人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,以适应社会变化,有时难免出现跟不上、掌控不到,而产生情绪混乱失控的现象。青年人暴力,吸毒、抢掠、强奸、破坏、滋生事端的行为,除了由于精神空虚,转而追求刺激之外,也是无法找到用情对象、不能正确用情、不敢担荷责任的结果。儿童问题、青少年问题、家庭问题、婚姻问题、社会种种问题,几乎都由于人们的情绪混乱失控而引起的。追源溯流,也是由于人们不懂得怎样去正确的用情,以及不肯担荷伴随情而来的责任所导致的。

如果以为这些都是社会的法纪和秩序的问题,于是努力收紧法律漏洞,加强打击罪恶,制作更多实验室的研究,加快找出有关问题的理论和解决方法,或者以现代科技结合传媒力量去填塞他们空虚的心灵;那么,整个社会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,疲于奔命。

儒家深知这一切的根源在“情”字上面,于是努力固定人的用情对象,教人要认识真正的情,培养人与人、人与物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的情,教人正确的用情方法,要人把内心的天赋的情加以扩充。这些都是儒家情感教育的内容。

此外,儒家又以礼代替法律去约束人的感情,不让它放纵破坏。又重视实践功夫,让每个人从自己的的实践经验中自行调节平衡;又以家庭代替教会作为道德的教习场所,使每个人都生活在道德的氛围之中,教以仁义礼智孝悌忠信,充实他们的心灵,使每一个人都显现真善美的光辉。

重点回读:今日社会的问题症结在哪儿?它的成因是什么?今日社会的问题症结,是人的精神的空虚,感情无处安放,以致整个社会出现道德混乱和秩序上的种种问题。它的成因是由于个人主义流行,人与人之间孤立疏离,以致无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。

 

总结

中国的“情”,一直受到很多人的误解,以为等于“不讲理”的意思。读完这个篇章,我们应该明白,中国的“情”是建立在人类真正合理的生活上面。“徇私枉法”跟“枉情殉法”都不是健康的。当我们了解到今日社会问题症结的同时,再细反思我们自己的文化,我们应该明白,中国文化的“情”,正是今日社会问题的良药,我们要好好珍惜。与此同时也要好好学习西方所长,以补己之所短,使中西文化得到交流融合,共同携手为人类的未来创造真正幸福的社会、真正和平的世界;使各种族的人,都可以融洽共处,彼此尊重,彼此相爱。

祝愿世界通“情”今后圆融无碍。

 

附录(以下习题供教师和学生研习吴森先生《情与中国文化》取用)

总复习

一、试解析“情”和“人”的关系。

二、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,你同意下面两句话吗?

1 三年之丧,期已久矣

2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

三、你认为法律和人情是否对立的呢?人情会否妨碍法律的公正?

四、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所表现的情是一种怎样的感情?

五、重视夫妻之情和对古人的情,对改善社会有什么作用?

六、男女间的爱情,如果以wonder为主,对爱情的质素,有什么影响;以concern为主,又有什么影响?

七、中国人视自然为有生命的机体,而对自然有情,崇拜它并思量报答它的恩情。这是否一种迷信的态度,试加解释。

八、为什么说人与人的情感沟通并不是全然“圆融无碍”的呢?这中间究竟有什么阻碍?

九、试解释个人主义和疏离,怎样导致社会问题丛生。

答题参考重点

一、情是父母子女、兄弟朋友、丈夫妻子、上下长幼等伦理关系中,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和被爱的感觉。“情”表现在行为上,是各种合乎礼仪、发而中节的德行。“仁”就是各种德行,修养至最完美时的境界。通过“情”的教育,可以培养人心,透过“情”的实践可以达致“仁”行。吴森先生在《情与中国文化》一文所说的“仁人就是一种合乎礼义、发而中节的感情”,说明了“仁”和“情”的关系。

1 从对父母的怀念顾角度来说:我们生下来三年都要在父母的怀抱里长大,父母不计较时间金钱精神全情投入照顾我们,如果父母死后我们对他们的怀念连三年时间都没有,那就太忘恩,太不近人情了。

可是,如果我们要像古代君子在丧期放下一切工作和日常生活,守在父母灵前墓旁怀念父母恩德,而不能两者得兼,在今人来说,是不具备条件的。有哪所学校哪个公司哪个机构可以给出一年的事假呢?父母在天之灵也不会主张我们这样做。只要常怀之恩,努力自己,贡献社会,教养下一代,延续他们的生命和精神,父母就会感到安慰的了。丧期是形式而已,父母恩德应常存在心。

2 从严重罪行的角度来说,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不啻包庇罪行,跟黑社会行为没有分别,尤其伤害社会安宁,残害别人性命的,即使亲如父子,也应该和法律合作,不予隐瞒。可是,一时过失及轻微错误,不须劳驾法律、警方都可以处理和弥补的,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人之常情。因小事亲手毁了父母的一生,于心何忍呢?只要多加劝导关怀,找出犯错的根由,弥补的方法,使他明白事理改过迁善就可以了,无须事事告发张扬,亲自顶证。我们小时候做错了事,父母师长不也没有把我们送交警局走法律的程序,而是从品德情意教育我们改过迁善吗?

三、一般人以为法律和人情是对立的,因为他们看到的是徇私枉法的例子。其实儒家强调的“情”,是一种合理的“情”。徇私本身就是用情而不得其正。法律和人情是互相补足的,只要社会上的人,都能对其他人有情,不会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,复自觉负起公民的责任,与法律充分合作,把坏分子绳之于法,法律才见其效力。也只有社会上有完善的法律,人民生命财产才有保障,人民的善良感情,才不会被不法之徒利用、欺骗,人民才敢把“情”扩充至其他。况且,很多社会不合理的事情,都在法律管制之外,需要人情加以自律。

四、杜甫在这首诗所表现的情,“有释迦牟尼担荷人类罪恶之意”的“情”。他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塌,他却仍然希望“安得广夏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”;如果真有这一日,他宁愿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”.杜甫对贫苦大众的同情,已经超越了个人一己的幸福,他希望把一切不幸痛苦自己承受过来,好让他们达到幸福。他有释迦牟尼的菩萨心肠,对人类的苦痛流露出恻隐之心。

五、重视夫妻的情分,可以使家庭稳定健康的地发展,使成为一个道德教学的场所,使孝悌忠信等道德教育工作得到开展。夫妻义重情长,社会的家庭和青少年问题也可以减少。重视对古人的情,可以使社会上的人“情”,有一个“用情”的模范,使他们的性情得到陶铸。经过历史的淘汰,最后仍然保留下来的古人的情,必然有其经得起考验的伟大之处,可以陶铸人情;使人民自觉地觉得有承继古人“情”的责任。如此,社会的道德情况,必然得到改善。

六、男女间的爱情,如果以wonder为主,将使爱情的质素下降。如果他们wonder的是性行为,他们将不断的交换男女朋友,以寻求更新的刺激,把爱情下降为动物式的情欲反应。如果,他们wonder的是恋爱的生活,那么双方恋爱过一段日子之后,不再觉得好奇新鲜,这一段情也就完结了。如果男女间的爱情是以concern为主,他们就能克己复礼,尊重自己和对方的感情,努力使自己的感情以乎合礼义发而中节的行为表现出来。如果因为了解而结合,双方都能以一贯的concern之“情”发展一段更高层次的关系,即使因了解而分开,双方也能以concern之情,发展为异性知己朋友的关系。

七、这种态度乍看之下迹近迷信,因为一般人对“生命”一词的理解常常只限于有血有肉有感觉的身体,一旦这些可把握的条件消失了,就视之为生命的死亡。但中国人对“生命”一词的理解是生生不尽、循环不息,各有其独有的生长历程的意思;所以,天地万物自有生命。对自然有情,是因为中国人感受到自然的生命,和自然对人的无私的爱护养育。人生活在自然中,成为自然一部分,自觉地担负起对自然的责任。自然界万物是互动的,并不是全无关系的个体;这种互动,从化学角度来说是“有机”,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是“有情”,所以中国人视自然为有生命的机体。而对自然有情的态度并不全然是一种迷信,它也有一定的科学根据,只是中国人倾向从“情”的角度去理解它跟它建立关系而已。

八、人与人的情感沟通并不是是圆融无碍的,因为人会寻求“具体的,可把握的”东西,例如你喜欢一个人,你会把“喜欢、具体”,化为你喜欢他的原因,并由此一一分析;再把“喜欢”这种感情,化为可以“把握”的,例如有没有给对方买小礼物?时常通电话?一起相处的时间多寡长短等。双方的情感沟通中间出现的阻碍,往往由这种具体可把握的条件形成的,好像没有了这些条件,你对他的喜欢不过是一个假象,而不是一种实在的感情。彼此的情谊是建筑在这些外在条件上,当这些条件消失了,爱情也就失去根据,而终至于结束了。这就是不能以圆融无碍的“感通”,直接联系两个有情的心灵的例子。

个人主义使人倾向先从自己设想,再为别人着想,先成就自己,再成就别人。自己固然不先对别人动情,也警惕自己不要无端关心别人,帮助别人,否则就是侵犯他的私隐。你要尊重他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。由是,人与人之间,很难建立一种感情,人对人,人对物,对社会,对自然也都一样,一切都像很疏离。这种疏离,使人很难找到用情的对象,感情的无据带来精神上的空虚,加上社会速度变化很快,人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感情来和社会相适应,于是难免出现感情混乱,精神失控的情况。当他们寻求发泄的时候,就容易为社会带来种种的问题。

 

篇章补充阅读资料

《无题》其一 李商隐

昨夜星辰昨夜风,画楼西畔桂堂东。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隔座送钩春酒暖,分曹射覆蜡灯红。嗟余听鼓应官去,走马兰台类转蓬。

《悼亡诗三首》 潘岳

荏苒冬春谢,寒暑忽流易。之子归穷泉,重壤永幽隔。私怀谁克从,淹留亦何益。黾勉恭朝命,回心反初役。望庐思其人,入室想所历。帏屏无仿佛,翰墨有馀迹。流芳未及歇,遗挂犹在壁。怅怳如或存,回遑忡惊惕。如彼翰林鸟,双栖一朝祇。如彼游川鱼,比目中路析。春风缘隟来,晨溜承檐滴。寝息何时忘,沈忧日盈积。庶几有时衰,庄缶犹可击。

皎皎窗中月,照我室南端。清商应秋至,溽暑随节阑。凛凛凉风升,始觉夏衾单。岂曰无重纩,谁与同岁寒。岁寒无与同,朗月何胧胧。展转盻枕席,长簟竟床空。床空委清尘,室虚来悲风。独无李氏灵,仿佛睹尔容。抚衿长欢息,不觉涕沾胸。沾胸安能已,悲怀从中起。寝兴目存形,遗音犹在耳。上惭东门吴,下愧蒙庄子。赋诗欲言志,此志难具纪。命也可奈何,长戚自令鄙。

曜灵运天机,四节代迁逝。凄凄朝露凝,烈烈夕风厉。奈何悼淑俪,仪容永潜翳。念此如昨日,谁知已卒岁。改服从朝政,哀心寄私制。茵帱张故房,朔望临尔祭。尔祭讵几时,朔望忽复尽。衾裳一毁撤,千载不复引。亹亹期月周,戚戚弥相愍。悲怀感物来,泣涕应情陨。驾言陟东阜,望坟思纡轸。徘徊墟墓间,欲去复不忍。徘徊不忍去,徙倚步踟蹰。落叶委埏侧,枯荄带坟隅。孤魂独茕茕,安知灵与无。投心遵朝命,挥涕强就车。谁谓帝宫远,路极悲有馀。

《月夜》杜甫

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。遥怜小儿女,未解忆长安。香雾云鬟湿,清辉玉臂寒。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。

《遣悲怀三首》其一 元稹

谢公最小偏怜女,嫁与黔娄百事乖。顾我无衣搜画箧,泥他沽酒拔金钗。野蔬充膳甘长藿,落叶添薪仰古槐。今日俸钱过十万,与君营奠复营斋。

昔日戏言身后意,今朝皆到眼前来。衣裳已施行看尽,针线犹存未忍开。尚想旧情怜婢仆,也曾因梦送钱财。诚知此恨人人有,贫贱夫妻百事哀。

闲坐悲君亦自悲,百年都是几多时。邓攸无子寻知命,潘岳悼亡犹费词。同穴窅冥何所望,他生缘会更难期。唯将终夜长开眼,报答平生未展眉。

《江城子》苏轼

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

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  夜来幽梦忽还乡。小轩窗。正梳妆。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料得年年断肠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

《沈园二首》 陆游

城上斜阳画角哀,沈园非复旧池台。伤心桥下春波绿,曾是惊鸿照影来。

梦断香消四十年,沈园柳老不吹绵。此身行作稽山土,犹吊遗踪一泫然。

《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》 陆游

路近城南已怕行,沈家园里更伤情。香穿客袖梅花在,绿蘸寺桥春水生。

城南小陌又逢春,只见梅花不见人。玉骨久成泉下土,墨痕犹锁壁间尘。

《咏荆轲》陶潜

燕丹善养士,志在报强嬴。招集百夫良,岁暮得荆卿。君子死知己,提剑出燕京。素骥鸣广陌,慷慨送我行。雄发指危冠,猛气冲长缨。饮饯易水上,四座列群英。渐离击悲筑,宋意唱高声。萧萧哀风逝,淡淡寒波生。商音更流涕,羽奏壮士惊。心知去不归,且有后世名。登车何时顾,飞盖入秦庭。凌厉越万里,逶迤过千城。图穷事自至,豪主正怔营。惜哉剑术疏,奇功遂不成。其人虽已没,千载有余情。登车何时顾,飞盖入秦庭。凌厉越万里,逶迤过千城。图穷事自至,豪主正怔营。惜哉剑术疏,奇功遂不成。其人虽已没,千载有余情。

《蜀相》杜甫

丞相祠堂何处寻,锦官城外柏森森。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
《咏怀古迹五首》其三 杜甫

羣山万壑赴荆门,生长明妃尚有村。一去紫台连朔漠,独留青冢向黄昏。画图省识春风面,环佩空归月夜魂。千载琵琶作胡语,分明怨恨曲中论。

《赠卫八处士》杜甫

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。今夕复何夕,共此灯烛光。少壮能几时,鬓发各已苍。访旧半为鬼,惊呼热中肠。焉知二十载,重上君子堂。昔别君未婚,儿女忽成行。

怡然敬父执,问我来何方。问荅乃未已,儿女罗酒浆。夜雨剪春韭,新炊间黄粱。主称会面难,一举累十觞。十觞亦不辞,感子故意长。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。

《羌村》杜甫 

峥嵘赤云西,日脚下平地。柴门鸟雀噪,客子千里至。妻孥怪我在,惊定还拭泪。世乱遭飘荡,生还偶然遂。邻人满墙头,感叹亦歔欷。夜阑更秉烛,相对如梦寐。晚岁迫偷生,还家少欢趣。娇儿不离膝,畏我复却去。忆昔好追凉,故绕池边树。萧萧北风劲,抚事煎百虑。赖知禾黍收,已觉糟床注。如今足斟酌,且用慰迟暮。羣鸡忽乱叫,客至鸡鬬争。驱鸡上树木,始闻叩柴荆。父老四五人,问我久远行。手中各有携,倾榼浊复清。莫辞酒味薄,黍地无人耕。兵革既未息,儿童尽东征。请为父老歌,艰难媿深情。歌罢仰天叹,四座泪纵横。
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杜甫 

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茅飞度江洒江郊,高者挂罥长林梢,下者飘转沈塘坳。南邨羣童欺我老无力,忍能对面为盗贼,公然抱茅入竹去。唇焦口燥呼不得,归来倚杖自叹息。俄顷风定云墨色,秋天漠漠向昏黑。布衾多年冷似铁,骄儿恶卧踏里裂。床头屋漏无干处,雨脚如麻未断绝。自经丧乱少睡眠,长夜沾湿何由彻。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呜呼!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。

《新安吏》杜甫

客行新安道,喧呼闻点兵。借问新安吏,县小更无丁。府帖昨夜下,次选中男行。中男绝短小,何以守王城。肥男有母送,瘦男独伶俜。白水暮东流,青山犹哭声。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。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。我军取相州,日夕望其平。岂意贼难料,归军星散营。就粮近故垒,练卒依旧京。掘壕不到水,牧马役亦轻。况乃王师顺,抚养甚分明。送行勿泣血,仆射如父兄。

《石壕吏》杜甫

暮投石壕邨,有吏夜捉人。老翁踰墙走,老妇出门看。吏呼一何怒,妇啼一何苦。听妇前致词,三男邺城戍。一男附书致,二男新战死。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。室中更无人,惟有乳下孙。有孙母未去,出入无完裙。老妪力虽衰,请从吏夜归。急应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。夜久语声绝,如闻泣幽咽。天明登前途,独与老翁别。

《潼关吏》杜甫

士卒何草草,筑城潼关道。大城铁不如,小城万丈余。借问潼关吏,修关还备胡。要我下马行,为我指山隅。连云列战格,飞鸟不能踰。胡来但自守,岂复忧西都。丈人视要处,窄狭容单车。艰难奋长戟,万古用一夫。哀哉桃林战,百万化为鱼。请嘱防关将,慎勿学哥舒。

《新婚别》杜甫

兔丝附蓬麻,引蔓故不长。嫁女与征夫,不如弃路旁。结发为妻子,席不暖君床。暮婚晨告别,无乃太怱忙。君行虽不远,守边赴河阳。妾身未分明,何以拜姑嫜。父母养我时,日夜令我藏。生女有所归,鸡狗亦得将。君今往死地,沈痛迫中肠。誓欲随君去,形势反苍黄。勿为新婚念,努力事戎行。妇人在军中,兵气恐不扬。自嗟贫家女,久致罗襦裳。罗襦不复施,对君洗红妆。仰视百鸟飞,大小必双翔。人事多错迕,与君永相望。

《垂老别》杜甫

四郊未宁静,垂老不得安。子孙阵亡尽,焉用身独完。投杖出门去,同行为辛酸。幸有牙齿存,所悲骨髓干。男儿既介胄,长揖别上官。老妻卧路啼,岁暮衣裳单。孰知是死别,且复伤其寒。此去必不归,还闻劝加餐。土门壁甚坚,杏园度亦难。势异邺城下,纵死时犹宽。人生有离合,岂择衰老端。忆昔少壮日,迟回竟长叹。万国尽征戍,烽火被冈峦。积尸草木腥,流血川原丹。何乡为乐土,安敢尚盘桓。弃绝蓬室居,塌然摧肺肝。

《无家别》唐·杜甫

寂寞天宝后,园庐但蒿藜。我里百余家,世乱各东西。存者无消息,死者为尘泥。贱子因阵败,归来寻旧蹊。久行见空巷,日瘦气惨凄。但对狐与狸,竖毛怒我啼。

四邻何所有,一二老寡妻。宿鸟恋本枝,安辞且穷栖。方春独荷锄,日暮还灌畦。县吏知我至,召令习鼓鞞。虽从本州役,内顾无所携。近行止一身,远去终转迷。家乡既荡尽,远近理亦齐。永痛长病母,五年委沟谿。生我不得力,终身两酸嘶。人生无家别,何以为烝黎。

《論語.先進》

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。子曰:以吾一日长乎尔,毋吾以也。居则曰:不吾知也!’如或知尔,则何以哉?子路率尔而对曰: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,加之以师旅,因之以饥馑;由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有勇,且知方也。夫子哂之。求!尔何如?对曰: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,求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足民。如其礼乐,以俟君子。赤,尔何如?对曰:非曰之能,愿学焉。宗庙之事,如会同,端章甫,愿为小相焉。点,尔何如?鼓瑟希,铿尔,舍瑟而作,对曰:异乎三子者之撰。子曰:何伤乎?亦各言其志也。曰:莫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夫子喟然叹曰:吾与点也!

三子者出,曾皙后。曾皙曰:夫三子者之言何如?子曰:亦各言其志也已矣。曰:夫子何哂由也?曰:为国以礼,其言不让,是故哂之。唯求则非邦也与?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?唯赤则非邦也与?宗庙会同,非诸侯而何?赤也为之小,孰能为之大?


bottom of page